
「大數據殺熟」是近年國內常用的銷售手法,指商戶會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舊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簡單而言就是售予舊用戶的產品價錢會比新用戶為貴。今日(17 日)提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三次審議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會對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加以規範,其中規定,利用個人訊息進行自動化決策的話,不得對個人交易價格施行不合理待遇。
-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三次審議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
- 將會對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加以規範
- 草案三審稿規定,利用個人訊息進行自動化決策的話,不得對個人交易價格施行不合理待遇
【相關報道】中國媒體批評直播行業內容低俗需重整【下一頁】
今日(17 日)提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三次審議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會對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加以規範。草案三審稿規定,利用個人訊息進行自動化決策的話,不得對個人交易價格施行不合理待遇。另外當中也規定,個人訊息處理者透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訊息推送、商業營銷等時,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個人特徵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拒絕方式。而以自動化決策方式作出對個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決定時,個人有權要求個人訊息處理者加以說明,且有權拒絕僅利用自動化決策方式作出的決定。
另一方面,該審稿還區分了大型互聯網平台和小型個人訊息處理者,規定大型互聯網平台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訂個人信息保護平台相關規條。
【相關報道】中國整頓「飯圈」追星亂象 清理逾 15 萬條負面訊息【下一頁】
【相關報道】國家電影局:全力整頓「X 分鐘看電影」短片侵權問題【下一頁】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科技影片
Source: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