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 黃健生 | 21-09-2019 11:40 | |
【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藝術治療,你會想起甚麼?繪畫創作?美勞手工?非也!大家看到上圖這個看似美術教室的小店,其實是藝術治療師梁靜韻(GiGi, 圖右)與紀錄片拍攝導演黃肇邦(阿邦),於一年多前共同創辦的「Not A Gallery」,專為普羅大眾提供針對精神健康的藝術治療服務。有別於封閉式的商廈,「Not A Gallery」選址在北角的一個開放式平民商場營運,街坊經過都可觸及。藝術治療師梁靜韻坦言希望能夠走進社區,藉藝術治療讓大眾更關注需求日增的精神健康問題。

  • 「Not A Gallery」於北角街坊商場設店提供藝術治療服務
  • 英國註冊藝術治療師執業
  • 用藝術助受眾處理及關注精神健康問題

醫學進步,很多身體上的疾病都得到更多治療方法;但在精神健康方面,不論在服務提供或受眾主動尋求協助,都仍然面對很大的挑戰。梁靜韻(GiGi)是個「後 80 後」,曾在殘疾人士復康中心從事「策展」(策劃與展覽)工作。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後,早前她隻身飛往英國,於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完成了一個為期兩年的藝術治療碩士課程,並成為英國註冊藝術治療師。GiGi 考慮到語言文化差異,以及「香港是我家」,決定回流香港執業,並與紀錄片拍攝導演黃肇邦,於一年多前在北角成立「Not A Gallery」,專門提供針對精神情緒健康的藝術治療服務。

【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後 80 後」英國註冊藝術治療師,暨「Not A Gallery」共同創辦人梁靜韻。

藝術治療的服務對象

藝術治療的服務對象是誰?梁靜韻說:「其實身與心是否可以二元分割?我覺得身心健康可以互相影響的。我有一個個案,她是一個患有嚴重濕疹的女孩,她不論是臉部,雙手與雙腳,都要用紗布及手套腳套包住不外露;每當她的情緒狀態差或疲累的時候,濕疹會發作很痛苦,反之她在情緒穩定的時候,濕疹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她來到接受藝術治療服務大約半年,通過我們的關係建立、彼此溝通、用藝術抒發情緒,讓她知道濕疹與情緒的關係,現在她的濕疹情況是逐漸好轉中。」

梁靜韻處理的個案受眾年齡層很廣,從 2 歲到 81 歲都有。「有一個男性長期病患者 client,病患或將令他不能說話及寫字。我要他用紙和筆記低每周的心情,最初他用黑色筆在紙上只畫一堆直線,慢慢就用了不同色彩並在紙上畫了不同的圖像,反映他漸漸用更多的方法表達自己。」還有一個 4 歲女童,「她與母親的關係不佳,經過不斷的藝術創作,她做了很多作品,最近我嘗試讓她把她的作品向母親展示,她原先不願意,我讓她把作品先放進袋裡,由她決定是否向母親展示,以及展示哪些,讓她從中感受得到尊重。」

【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藝術治療是通過藝術作為一個媒介,助受眾了解及處理自身的精神健康。

藉藝術表達自己 解開心結

GiGi 解釋:「藝術治療是通過藝術作為一個媒介,一道橋樑,用更有趣味及更易入口的方法,助受眾了解及處理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在藝術治療師從旁協助下,藉勞作手工表達及抒發自己,解開心結。」

藝術治療不用食藥,不是學畫畫,也不用對藝術有天份;藝術治療師與受眾之間的關係與溝通才是最重要;而在藝術治療的過程中,藝術卻扮演了幫助受眾打開心扉及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用於藝術治療的美術用品有很多,包括:泥膠、剪刀、畫筆、顏料、拼貼、漿糊、水彩、粉彩、紙碎及布料等。「來到做甚麼藝術創作,所有選擇都依 client 的意願,沒有前設。例如有長者對水彩有敏感,或不喜歡用紙黏土,都是由他們自由選擇。」

服務前需評估

如何尋找藝術治療服務,可以 walk in 門診嗎?梁靜韻稱:「服務提供是這樣的。受眾需要用 email,或通過我們的『Not A Gallery』facebook 專頁 inbox 預約,並進行一次面談評估,讓受眾與藝術治療師彼此溝通及了解,始終這是一個情緒治療層面,『人夾人』是很重要。當受眾確定接受藝術治療服務,我們通常安排一周見面一次,每次一小時,一對一服務,並在私密空間進行藝術治療,所有客人作品都不會公開,並留在治療室不帶回家,確保 client 的私隱受到最大保障。」

用中醫做比喻

她補充:「一般是三個月為一個 section,再評估,但我們的服務是 open-ended 的,沒有約束限制,客人也可以隨時終止治療。我覺得藝術治療就像中醫一樣,有病醫病,冇病就強身健體。」

【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這幅由自閉症人士繪畫的流著黑眼淚作品,提醒藝術治療師梁靜韻,待人接物都不要胡亂做前設。

舉辦講座 讓大眾了解服務

梁靜韻與黃肇邦選擇在北角街坊商場的一個 43 平方呎舖位開店,除了考慮到成本問題之外,更重要是希望走入社區。阿邦表示:「我們要服務的是 18 區的市民。我們不想躲在商廈,希望在開放式的平民商場,讓大家經過就見到我們,打個招呼,這有利於讓大眾更容易知道及了解藝術治療,並在需要的時候,更願意主動尋求服務。」

GiGi 補充:「藝術從小給人的印象有些高不可攀,畫得叻才可以貼堂,才有高分;加上社會普遍對身體疾病的支援比精神健康的多,在推廣藝術治療方面有一定難度。我們會舉辦更多講座,年底也有日營,亦會探訪學校,舉辦小組活動等,以加強社區宣傳。」

不要做前設 應該多溝通

在「Not A Gallery」工作室的牆上,掛著一幅畫作。記者還以為是梁靜韻的 client 創作,她澄清:「我們不會把 client 的公開。這幅畫作是從一個機構買回來的!它是由一個自閉症人士繪畫,我最初很好奇,為何畫作上的人流著黑色眼淚,以我的認知,自閉症人士很少會表達流淚的!細問導師才知道,原來是我『諗多咗』,這些黑色眼淚,純料因為在畫作未乾的時候,他們把畫作垂直擺放,不慎令墨水流下來而已。」

這幅「黑色眼淚」畫作與一個美麗的誤會,提醒 GiGi 不要對任何事情做太多 assumption:「其實多溝通,多問幾句,整個故事可能完全不同。」

香港面對嚴峻挑戰 市民如何自救?

香港當前面對重大挑戰,不少市民在情緒方面都可能受到影響。梁靜韻建議:「香港大環境是如何,我們小市民控制不到,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環境。如果你知道受困擾的來源是甚麼,你就避問它。現在資訊時代,大量資訊無孔不入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如果太多資訊令你感到困擾,你要暫停接收這些資訊,讓自己冷靜下來。」

【Not A Gallery】藝術治療師 用美勞手工助受眾關注精神健康
「Not A Gallery」設於北角的一個街坊商場,為大眾提供藝術治療服務。

【精選消息】

【精選消息】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