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 三十三 | 27-07-2019 08:46 | |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或許 STEM 學多傾向理科,因此本地不少學校皆會加入較人性化主題,冀協助學生在情感上也有成長。例如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便在校內以培育蝴蝶及制定不同實驗項目,既配合 STEM 學習,也讓學生從中明白珍惜生命的重要。學校更為推廣,特別將校內的活動室改為「蝴蝶館」,供全校學生在休息時間,進內參觀,加深對生命教育的認識。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全校推廣培育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原先只是參與綠色力量及蜆殼合辦的「蝴蝶 x STEM 」活動,校方本來只打算在校內花園增設戶外蝴蝶園,並揀選有興趣的小三及小四學生負責培育蝴蝶。但當其他同學得悉首隻蝴蝶被成功孵化後,都對觀察蝴蝶生態表現雀躍,校方便決定改建校內其中一間活動室,改善成為蝴蝶館,並增設多個研習角落,例如:放置 iPad 及顯微鏡認識不同蝴蝶品種、搜集與蝴蝶相關書藉組成圖書角、擺放實驗設備近距離觀察蝶生態,更設有壁布板供同學寫上觀察學習的感想;原本負責培育蝴蝶的學生則化身成為「蝴蝶大使」,向其他同學講解蝴蝶知識。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iPad 的蝴蝶知識由「蝴蝶大使」收集編寫;而透過顯微鏡則可觀看蝴蝶不同部位。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圖書角放置不少與蝴蝶相關書籍,同學可更了解蝴蝶知識。

探究蝴蝶生長環境 

培育蝴蝶之餘,「蝴蝶大使」還制定了 2 個科學實驗學習課題,以探究蝴蝶的生長變化,包括:《蝴蝶園環境的濕度如何影響蝴蝶蛹羽化的速度》及《電磁場對幼蟲生長速度結蛹時間的影響》,同學們亦從中學習不少 STEM 知識。「蝴蝶大使」的同學們指選擇濕度及電磁場,前者是基於香港天氣普遍濕度偏高,後者則因為近年 Wi-Fi 普及,以致充斥與自然環境不同電磁場,同學們都想知在香港這樣的環境,對蝴蝶的生長有否影響。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蝴蝶標本及正在育養蝴蝶也放了在育養箱內。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來參觀完的學生,也來寫下對蝴蝶的感想。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同學們特別在箱上繞上銅綫,製造電磁場以觀察蝴蝶的生長速度有否改變。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首集蝴蝶玉鳳蝶羽化的過程,同學也有製作詳細報告。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即使蝴蝶未能羽化,同學也會細心解剖蟲蛹,了解問題所在。

學習珍惜生命重要 

協助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的綠色力量,其代表受訪時則表示舉辦「蝴蝶 x STEM」的目的,並不是冀望學生能否成功育養蝴蝶,而是同學們在過程中可以學習到 STEM 知識以及理解生命的重要。正如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的蝴蝶大使,也並非每次均可讓幼蟲成長為蝴蝶飛走,他們從參與計劃至今,也只成功培養出 4 隻蝴蝶,其中一隻更因學校假期缺乏照料死亡,讓同學們不開心之餘,也反省自己日後該如何改善。此外,首隻被孵化的蝴蝶更出現翅膀不對稱情況,明顯是健康出現問題,這也是同學們的難得的學習經驗,明白到生命能健康成長並非必然。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細心留意,玉鳳蝶的翅膀是左右不對稱的,同學們初時也擔心牠飛不起,幸好也順利飛走了。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STEM 學習當中也包括建造小工程,戶外蝴蝶園的欄柵便是同學們親手製作。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同學會在蝴蝶園找蝴蝶卵或幼蟲。採訪當天,同學們又找到一隻蝴蝶幼蟲,趕忙找道具將牠帶走。

同學期望繼續育養蝴蝶 

校方指當「蝴蝶 x STEM」活動完結後,蝴蝶館則視乎同學反應,決定是否繼續。其實採訪當天,便有同學十分緊張地詢問指導老師,來年能否繼續擔當蝴蝶大使。同學更表示,若活動能夠延續,便可進行更多不同探究活動,老師們也希望同學能自主發現及思考有甚麼與蝴蝶相關的生態課題,可供探究,畢境 STEM 教育的目標,是希望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思考解決方法。

特設蝴蝶館 融入生命教育
蝴蝶羽化後,同學會將牠放回大自然。

Source:ezone.hk

相關文章

Page 1 o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