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 三十三 | 09-03-2019 03:33 | |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在校園內認識海洋,只能學會書本知識;基恩小學日常的各類校外參觀及探究活動,亦會全部以海洋主題而展開。學生便曾參觀海洋公園,親身接觸海洋生物,也學習冷熱水的分子密度;前往南丫島漁民文化村,認識漁民的生活文化,以及親臨海下灣考察當地海洋生態。透過這些考察活動,學生更能明白海洋與社會的關係,亦有助推動學習。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同學到海洋公園親手觸模海豚。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小六學生設計漁網,重點是網孔需給初生魚類逃出,以保育海洋生態。

動手保育海洋生態

為讓同學學以致用,校方更舉行為期三天的主題活動日。期間小一至小六各級將會按課堂時間,進行不同的海洋主題活動。例如到圖書館閱讀海洋書藉,在視藝課室觀看海洋卡通片、利用 iPad 學習海灘知識。當中最讓學生興奮,該是由科大生物學科的大哥哥大姐姐,指導同學們認識日常較少接觸的海洋生物,並進行簡單實驗。之後,同學更會發揮創意,動手製作相關的保育裝置,以實踐所學。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同學動手製作保育海洋生物的裝置。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由於材料都是廢物利用,學生從中學懂垃圾對海洋環保的影響。

從失敗中學習

讓學生動手解決難題是 STEM 學習重心之一,故而計劃最後安排同學創作海洋保育裝置;但也不是所有作品均是達到預期效果,也會出現失敗作品。但正如校長李文傑表示,STEM 教育是可以容許失敗,甚至希望學生可多嘗試失敗,才能再思考解決方法,從而學習成長,繼續再作研究。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同學主動撰寫的海洋相關論文。

李文傑更明確表示 STEM 教育不能是單一項目,活動完結後必須有所延續。基恩日後仍會繼
續以海洋或水作主題舉辦 STEM 活動,構思中日後希望加入「水流侵蝕」的實驗,讓學生明
白海岸線的變化,也配合近年有關填海的話題。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小五學生設計人工漁礁模型,配合水流及魚類游泳。

學習特性製豪宅  吸引八爪魚居住

小四學生便學習八爪魚的習性,了解牠們的需要,最後組隊製作「環境豐容器」,以吸引八爪魚入住,學習保育牠們。這些「環境豐容器」的設計很簡單,首要是能沉入海底,供八爪魚居住;此外還需準備一個進食位置,並有出入口供牠們游出游入,輕鬆生活。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豐容器首個要求「潛入海底」已難倒不少學生。

在指導員簡單講解,同學也曾親自到海洋公園接觸八爪魚後,同學便在活動日當天動手製作。由於材料及設計不限,同學的作品還真是五花八門。簡單的利用幾個膠樽綑成的最常見,也有同學奇想設計「豪宅」,用上大鐵罐提供舒適空間,也有設計簡陋卻讓八爪魚能輕易進食的作品。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簡單將膠樽上部切額反轉,造成取食位置,又方便進入。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T 字型的設計,八爪魚游入游出都輕鬆。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複雜的設計,但卻是將八爪魚的習性都考慮,連玩具也準備妥當。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學校化身海洋世界  聖公會基恩小學跨學科「Ocean x STEM」(下)
隨便在膠樽上綑上幾圈橡筋,已是一個合格的豐容器。

Photo:三十三、受訪者提供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