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 2019】香港本地科技商界總評

| 鍾案平 | 27-02-2019 15:17 | |
【財政預算案 2019】香港本地科技商界總評

【e-zone 專訊】香港《2019-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今日公布,內容加強拓展「創新科技」,如:預留港幣 55 億元擴建數碼港、20 億推動再工業化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聯同業界開發醫療科技及專注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科技開發平台、加強開放政府數據、改善政府採購政策、推出自家「轉數快」系統、資助本地大學更新校舍設施助科創,以及推動「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計劃等。以下是業界評論:

工業總會:舊工業數碼轉型.推動新興行業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表示,《財政預算案》顯示本港必須以創新科技發展多元經濟,其中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 20 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能幫助業界數碼轉型,希望政府儘快公布計劃細節,並且盡量簡化程序。

「再工業化」方面,郭振華建議政府成立粵港澳三地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促進交流及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工總又希望政府推出新措施,解決因科創和「再工業化」帶來人才短缺的問題,並優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和「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相關報道】財政預算案 2019:本地學界科技業總評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政府誤解開放數據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陳家豪去年直指政府科創資源分配不公平,關係良好的香港科技園就獲撥款數百億搞創科、大灣區河套區項目,數碼港(Cyberport)僅得 1 億搞電競,這很難令業界同心協力創新創業;今份《財政預算案》預留 55 億元發展數碼港第五期,吸引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進駐,總算是「畀返粒糖」;科技券「恆常化」並加碼到每項目限額 40 萬元亦是德政。

陳家豪對把地理空間數據互聯互通,分階段推出全港三維數碼地圖,以協助政府規劃制定政策以及為公私營機構開拓服務,雖表示歡迎,但同時反映政府對公開數據的解讀有嚴重偏差。

事實上,《預算案》本身應有積極推動政府內部甚至公營機構參與公開數據的內容,但現在很多內容分析只是「估估下」,因數據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門系統;想推動公開數據但無增撥資源,遑論通過減稅鼓勵機構公開其數據給公眾嗎,《預算案》更沒有提到共享經濟。看來特區政府不願意無力革新而撼動「既得利益者」。

【相關報道】財政預算案 2019:智慧城市4大發展重點!建「數據共享平台」發展5G

【財政預算案 2019】香港本地科技商界總評
數碼港終再獲資金擴充。圖為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

創意及科技總會:eID 需加強優化

國際創意及科技總會(IFOCAT)榮譽會長馮德聰樂意看到政府為市民提供電子身份認證(eID),並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安排相關服務,準備有更多的軟硬件對接口,因為現時的新的電子身份認證,並不限於由讀卡機在「卡」上取用,更能夠使用一些藍牙硬件,或像「eSIM」一樣,內置和電話結合,更方便好用。

由政府直接推出電子身份認證基建,將有助於各種金融科技(FinTech)及智能城市的身份認證和應用服務發展;但由於現時未知政府將會用甚麼配套提供電子身份認證,期望相關的接口能更易用。

馮德聰希望特區政府這次能夠汲取多年前推出「電子身份證書」的經驗教訓,改善系統設計,並推出能廣泛使用的服務。

【相關報道】財政預算案 2019:5 大創科措施!擴建數碼港.資助本地中學/大學

創科發展協會:爭取做大數據分析平台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會長陳迪源同意在將軍澳工業村發展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有助推動高端製造業以及香港再工業化起步,但必須專注在產品設計和高端工業的生產,例如晶片等,因一些高端科技生產器材不能輸入中國大陸,香港正好利用此優勢發展高端工業;但前提之一是有足夠人才配合。政府同意檢討去年 6 月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惟計劃推出至今只批出 200 多個配額,故應放寬合資格申請企業,並簡化配對要求;

陳迪源又指,香港要做好大數據分析平台,自然要跟中國大陸的大數據規劃接軌;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香港並未明確包含在「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之中,故政府應該主動跟創科業界認真探討如何爭取在大灣區建立統一標準、開放數據端口,建設互通的公共應用平台。

【相關報道】財政預算案 2019:3個推廣更廣泛應用電動車方案 多加充電設施便算?

香港電腦學會:效法上海建智能城市展示中心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孫耀達表示,基本認同《財政預算案》安有關推動科創的措施,但希望政府協助加緊培訓金融科技和網絡保安人才以及加強關注資訊保安,同時檢討和更新追不上科技進步的法規。

科研方面,孫耀達稱因為應用科研與學術科研不同,故應將政府目前資助企業聘用博士後專才之計劃,擴展至合資格大學的碩士或學士畢業生,令企業聘用科研人才更靈活。他促請開展更多智能城市項目,可效法上海成立智能城市展示中心,監控智能城市各項目並展示市內各項智能生活的數據,加速本港推動智能城市步伐。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