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 日常交易應用之路(上)

| 陳裕邦 | 29-07-2018 20:00 | |
加密貨幣 日常交易應用之路(上)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又稱虛擬貨幣)在投資者眼中,可能是極具增值潛力的資產;對於留意科技發展的讀者而言,它卻是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下,不可多得的金融科技(FinTech)突破。在宏觀歷史上,也許我們尚在經歷相關新興資產「泡沫化」的發展階段,不同的開發者與機構皆在持續努力、角力當中,冀望讓這項「貨幣」修成正果,成為日常生活常用的交易工具。

在一般公眾眼中,可能只懂得把比特幣(Bitcoin)與加密貨幣之間畫上等號,然而在金融科技新世界下,加密貨幣的品牌與內容,甚至是技術應用的層面上,卻可謂深不見底。早前英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eToro 與倫敦帝國學院合作進行研究,報告內容指出加密貨幣已經漸漸能夠滿足成為真實貨幣的三大標準之一,也是投資者最着重的「保值」(Store of Value)功能;至於其餘 2 項未能達到的標準,分別為作為交易媒體(Medium of Exchange)與會計記帳單位(Unit of Account)。 

政策阻滯尚在

該項研究也指出,若果加密貨幣未來欲成為真實「貨幣」,要同時達致後兩者標準的話,主要有 5 項挑戰必需跨越:交易平台必須建立可擴展性的規模、支援金額更大的單筆付款、同時提升交易平台的可用性與實用性,甚至在某程度上保障用戶的私隱。金融科技發展如火如荼,但目前世界各地政府監管未必會對加密貨幣伸出橄欖枝,原因正正在於法規管理未完善。

倫敦帝國學院報告認為,未來不同國家若果持續採取不同的加密貨幣監管制度,無法達至一個全球化的標準監管共識,這項新興貨幣很難成為主流的支付工具,再加上目前如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法定價值,金額的波動十分巨大,反過來令到「保值」功能受損,未來假如要成為正式貨幣交易工具,加密貨幣必需減少其價格波動性。

監管尚存戒心

在傳統金融體系之下,企業與個人有能力以合法的方式規避交易紀錄,或可在毋須提供真實身分的情況下申請銀行戶口,甚至隱藏財產數目,有部分國家與政府更擔心加密貨幣會成為另一類「瑞士銀行帳戶」。這種討論其實並非沒有理據:在 2018 年初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check 被駭客入侵,最終損失價值超過 580 億日圓的虛擬貨幣 NEM,更成為目前全球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失竊案。最終 Coincheck 需要賠償用戶大部分損失,該公司更加需要清盤,再被 Monex 集團收購;但過程中,理論上可追溯的犯罪者資料,卻從來未被公開。 

交易平台湧現

政策監管絕對是加密貨幣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重要一步,其實各地政府皆正處於摸索階段。日本 Coincheck 虛擬貨幣交易所失竊的事件,最終成功推動日本市場走向虛擬貨幣交易牌照規範化,所以事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事實上,有愈來愈多在公眾眼中具知名度的科技企業,看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高利潤收費,冀望盡早加入爭奪市場。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