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減低新藥研發風險 Startup藥廠齊掘商機

| 鍾案平 | 25-07-2018 06:30 | |
AI人工智能減低新藥研發風險 Startup藥廠齊掘商機

【e-zone 專訊】世界甚麼也在進步,但疾病好像「層出不窮」,除了失智症、癌症等難纏病症外,近年發現的新症和罕見病更是令醫學界和製藥界頭痛。或者又要祭出「科技萬能藥」— AI人工智能!

藥廠常被指牟取暴利 — 這是事實,若能成功研發並推出市場的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報告指,每種新藥由開發到推出市面時間可長達 14 年,成本可達 26 億美元,但最終能「生存」的藥物通常不到 5%,尤其早期確定潛在疾病目標以及臨床測試時最易出事。於是有人便在 AI 找答案。

AI 提升篩選藥物的功效,有初創企業(startup)更聲稱其 AI 方案能節省 3/4 新藥候選的時間和成本(如:設計候選藥物所需實驗和錯誤數量),大大減低藥廠研發投資風險。難怪輝瑞(Pfizer)、默克(Merck)、葛蘭素史克(GSK)等全球大藥廠為加強產品開發的核心競爭力,紛紛找 startup 合作,如:Atomwise、BenevolentAI、Berg、Exscientia、Numerate、twoXAR、Insilico 等。

除了新藥研發本身,AI 也能對藥物潛在不良反應(如:副作用)預測有幫助。很多人需喝「雞尾酒」 (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加上每人體質有異,很難預測潛在過敏反應或併發症,把新藥跟所有市面藥物一併測試更無可能,因所需相關實驗數量多達數千次以上。

史丹福大學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其 Decagon 系統模擬人體超過 19,000 種蛋白質跟藥物的相互作用。該系統已「深度學習」了大約 400 萬種已知副作用、藥物和蛋白質之間的聯繫,推斷並預測潛在不良反應。該項目研員指,將來能把 Decagon 進化至「定製化」,即是能為個別病人準確預測服用任何藥物(特別是新藥)的副作用。

顧問機構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估計,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算法每年可以為醫療和製藥業創造 1,000 億美元價值(節省成本當然是其中之一)。果然,甚麼「策略」最重要其實只得一個字:錢。

Photo:Hagerstown Community College、ThomasThomas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