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 三十三 | 20-06-2018 08:00 | |
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位於天水圍的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下稱︰翁祐中學),自 2001 年創校至今,不單曾誕生「星之女」及「星之子」,早年的科學比賽以至近年的 STEM 比賽,該校學生都是冠軍熱門人馬,儼然成為科創的造星名校。取得如此佳績,與辦學宗旨重視科學發展外,學生對科創的主動及熱誠,該也是主因。

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重點發展科學

翁祐先生人稱「風扇大王」,對科技發展亦不遺餘力;學校以翁祐冠名,大眾也對學校所出有所期許。所以翁祐中學的辦學宗旨,十分重視學生在「科學」的發展,不單投放大量資源,更有著不少前瞻性決定,例如早在 2004 年便在 ICT 課程加入 C 編程語言的學習,務求學生可掌握編程知識。

在科研上,學校更會將之從是生物、化學等課堂時間中「抽離」,讓有興趣從事科研的同學,在課後獲得機會,接受老師的從旁協助,將創意實際製作出來。

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將科研放在課後活動,學生也更容易產生新的構思。

課後活動適合科探

負責統籌 STEM 教學的崔婉琪老師指,數理化科目屬於基本知識,惟科探或科研講求「深」、「廣」及「快」,因而較適合安排在課時後進行。郭子傑老師則補充,課後活動亦令同學較容易產生新靈感:他舉例之前在「Infomatrix 2018 國際資訊科技大賽勇奪全球金獎」的「醒降機」,便是隊長曾柔看見居所升降機經常滿座,從中獲取靈感。「往往這類靈感都是學生在課後活動,『叮』一聲想出來,亦不需要讀完整個數理化科課程才可以產生的構想。」

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創科項目甚多,而且類別繁多,純科研、發明品、概念習作都有。

傳承創科夢想

翁祐中學曾造就全港首位「星之女」李安琪以及另一位「星之子」林俊禧,學校大堂現時還放置著他們的摘星證書。此外,學校也隨處可見有關同學們在科學比賽上的傳媒報道,作為翁祐中學的學生,每天看著師兄師姐昔日的科研作品,感受著他們的熱誠,耳濡目染下,不少也因而踏上創科之路。創作「樹膠布」的黃月亭便直言,當初也是看到有關師兄師姐們的報道,才燃起創科夢想,希望有朝一日,可創製能夠對社會有所幫助的作品。

傳承科研精神 共創 STEM 造福社會(上)
翁祐中學的 STEM 教育散落在理化科的實驗室,像數學實驗室會多作 3D 及 VR 的科研項目。

 

Photo:三十三、受訪者提供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