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 陳裕邦 | 02-04-2018 13:00 | |
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創業機構在營運與開發可以輕身上路,固有企業架構與運作模式,是否成為創新思維的阻力?香港機場管理局智能機場總經理歐陽顯宏指出,新科技不一定摧毀舊技術,就如打印機從來沒有消失一樣。目前香港機場正進行第三條跑道的興建工程,直至 2024 年才是分階段完成,本地機場未來  6 年內需要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下,以科技提升處理容量與客戶服務。他指出,高級管理層在創新路程起關鍵作用,因為大部分改革與行政流程均屬由上至下的進程。

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完成擴建之前,機管局在未來 6 年要以科技提升現有配套的處理能力。

改革由上至下

歐陽顯宏舉例指,機管局內工作的人數多達 7,500 位,科技部門內只有數百位,大家要有效溝通便需要以「同一語言」溝通,特別是以商業角度向團隊與夥伴解釋科技應用。他也解釋,機管局的定位並非研發商,而是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的提供者。Fung Group 首席分析員 Richard Kelly 認為,市場上大部分人花時間找尋下一個新興科技,但真正的挑戰是要提升團隊對外與對內的協助,減少溝通門檻,而在亞洲區內企業有力在此層面上貢獻更多。

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歐陽顯宏指出,高級管理層在創新路程上起關鍵作用,因為大部分改革與行政流程是由上至下的進程。

集資非一帆風順

目前在亞洲區內的「獨角獸」初創企業愈來愈多,但並非每家公司皆一帆風順,即使是目前公眾眼中的成功企業亦然。WeLand 創辦人龍沛智(Simon Loong)透露,公司 2013 年創立之時,連市場推廣與申請牌照均遇上困難;當年金融科技是新興、甚至未為公眾接受的名字,創業過程比大家想像困難。要成為大型企業,創業基地僅以香港為主的話,會減少成長基數。這亦解釋了該公司早年已經積極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在 2015 年進行的 B 輪融資中,WeLand 曾經歷最困難的協商過程,龍沛智笑稱自己因此而「折壽 5 年」,形容建立公司是就像一場馬拉松,而非 100 米短跑。他認為,小型創業公司發展初期最重要是專注單一科技與客戶,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他也留意到愈來愈多人希望辭去工作創業,強調改變是一件美事。
制度中尋出路

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WeLand 創辦人龍沛智(右)認為,創業過程比大家想像困難。

GoGoVan 聯合創辦人 Reeve Kwan 指出,在 2010 年畢業回港找工作之時,自己最沉迷的玩意之一是 PlayStation 遊戲機,創業初期也嘗試繼續以大學生的身份,訪問超過 500 位司機以了解物流行業的資料。他回憶在 2013 年剛創業推出服務之時,公司合共只有 2 萬多元資金,只是數個月便用盡,其後不斷成功融資的故事已屬後話。他指出,以往司機依靠無綫電或電話通訊平台,GoGoVan 由零生意到每日定單過千的過程,也需要等待超過數個月,現時該公司每日定單達 12,000,原因是自動化配對比人手分配速度更快,但這個轉型過程也需要用戶與商戶一起接受與適應。

Reeve Kwan 續稱,初創企業難處之一在於無法在成長過程中找到合適人才,同時要注意現金流的問題,他透露 GoGoVan 曾於 2013 年 12 月嘗試過出糧後欠缺流動資金,而走向破產邊緣,故他寄語創業者要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做足」心理準備,盡力向別人證實自己的想法可行。

創投.創業者.企業互動 新經濟尋出路(二)
Reeve Kwan 指出,初創企業難處在於難以在成長過程中找到合適人才,同時要注意現金流的問題。

總結:找尋自己出路

創新經濟若要成功發展出規模,參考外國成功經驗「小政府大市場」是出路,在內地卻出現政府政策扶助部分企業作市場主導的情況。香港目前依然作為中西交融的集散地,相信依然需時找尋屬於自己的出路。

Photo:經濟日報圖片庫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