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時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應用愈來愈普及,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編程的重要性。Google 香港也在 2016 年起,跟本地多間本地機構和學校合作,推行 Google CS First 和電腦科學教育,至今已有超過 400 多名學生參與,學習編程知識,協助推動本地 STEM 教育發展。與此同時,Google 更計劃在本年推出廣東話版的 Google CS First 課程,讓本地學生更易理解相關內容。
Scratch 編程語言容易上手
Google CS First 課程自 2013 年已經正式推出,課程向學生教授 Scratch 編程語言為主,主要針對年齡為 9 歲至 14 歲的學生。Scratch 開發平台以 ActionScript 編寫而成,用戶只要直接在瀏覽器上運行《Adobe Flash》,即可開啟其開發工具並進行編程,如用戶使用 Google Chromebook,也可透過雲端工具進行編程。
為了降低編程上的難度,Scratch 將每個編程指令設計成方塊,讓學生可以透過類似堆砌方塊的方式,簡易地完成軟件編程。透過 Scratch 所編寫的程式,除了可在電腦上運行外,也可用來推動學生自製的機械人運作,讓學生更了解軟件與硬件之間的運作模式。

免費影片教材
其實 Google CS First 的教學影片、課程大綱和電子學習素材,早已經上傳至 CS First 網站,供教師和學生免費取用。課程設計由淺入深,從基本編程操作和概念,以至服裝設計、藝術、社交平台、運動、音樂、動畫等相關的編程項目均有涵蓋。最後學生甚至可以利用自己所學得到的編程知識,自行製作屬於自己的遊戲。
Google CS First 在本地有不少社區合作夥伴,包括:香港科技園、童協基金會、社職(Social Career)、永佳科技、First Code Academy 和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等。相關合作機構以 Google CS First 課程為基礎,開辦相關的教學課程,或提供適用的教學工具。童協基金會(Kids4Kids)更開辦「編碼行空」學習計劃,該計劃召募了本地義工作為導師,向來自基層家庭的學生教導編程知識。
社區合作推動編程
作為「編碼行空」學習計劃學生的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 Stephanie 同學,已是第 2 年學習 Google CS First 課程。她表示使用電腦和透過電腦上網,本非她的興趣,但自從學習 Google CS First 課程後,現在會花較多時間專注在編程上,冀將來可以參與遊戲開發的工作。Stephanie 最初表示她對編程感到困難,但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慢慢上手,並在成功完成編程時獲得不少成就感。
漢基國際學校學生 Phoebe 已擔任義工 7 年,目前是 Google CS First 課程的義工導師。她表示,雖然擔任了義工多年,但直至成為 Google CS First 課程的義工導師前,其實甚少參與編程相關的義工活動。她亦認為 Google CS First 課程是較新式社區服務,能夠為社區帶來新知識和新衝擊。
童協基金會創辦人黎林碧蓮表示,其基金會向來著重發展孩童讀寫能力。在現時數碼科技無處不在的環境下,她認為電腦編程跟讀寫能力同樣重要,故學生除了需要傳統的閱讀及寫作技能培訓之外,亦要同步發展電腦編程技能。與此同時,她希望藉 Google CS First 課程,可讓家長認識到電腦編程跟「玩電腦」是不一樣,讓家長更關注編程和電腦技術的發展。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