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2017 業界總評(上)

| 鍾案平 | 11-10-2017 13:32 | |
施政報告 2017 業界總評(上)

【e-zone 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除了「派糖」和長話短說自己上網看詳情,其實在創新科技也有不少著墨,尤其會成立和領導「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以及加強智能城市等規劃。不過,業界又是否滿意政策措施呢?

  • 特首將親自領導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審核及督導創新及科技 8 方面措施和智能城市項目;「經濟發展委員會」和「策略發展委員會」合併為「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建議創科發展策略,加強本港競爭力和跟中國發展銜接;「中央政策組」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並將效率促進組歸入創新及科技局,加強部門協作和善用科技。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梁偉峰博士贊成特首的做法,事關 OGCIO(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早前的智能城市諮詢文件中,不少長遠政策要等到 2030 年才實行實在太慢,期望由上而下能夠加快發展速度。

他又稱,效率促進組 (EU) 多年來成效一般,特別在發展電子政務,不知是否因部門細兼且在政府架構下層次不高而欠缺影響力,現在「升格」可望在電子政務再進取,因這跟建造智能城市過程尤關,這亦是新加坡能在聯合國每兩年的電子政府排名及日本早稻田大學每年電子政府排名皆名列前矛的原因。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批評,政府仍是只提到錢,無有太明確措施,其他國家有 xRoad、Smart Nation、Digital Government 等具體計劃,我們似乎無實際項目推展。

施政報告 2017 業界總評(上)
林鄭月娥今日在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 2017 年施政報告》。

  • 把本地研發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由目前 0.73% 升至 1.5%,預留最少 100 億元作大學研究資金,並將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額外扣稅額,首 200 萬元研發開支可獲 300% 扣稅。創新及科技局啟動 5 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包括推出「博士專才庫」計劃鼓勵本地青年研究和產品開發,加強吸引海外頂級科研機構落戶香港。
  • 投資 7 億元推展智能城市的項目,並陸續安裝新一代路旁停車收費錶,並推行「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提供便捷資訊服務及收集實時城市數據。

陳家豪直言「望穿秋水」,政府終於按市場指標做實事,如提供科研發額外扣稅額,至於實際投資金額,他認為多少錢不是重點,有沒有合理分配到生態最重要,如有無處理到公開數據或推動共享經濟。

梁偉峰認為整體方向正確,但不明白智能城市的公眾諮詢 9 月底才剛完成,意見仍需整合,何來已需撥 7 億元立刻推展智能城市項目?此外,發展人才並非能夠立竿見影,建造生態環境長遠更重要;至於 「博士專才庫」計劃,若是效法新加坡金管局建立網上專用平台,並邀請了超過 15,000 名金融科技分享意見未嘗不可, 但「博士專才庫」未知是否要有博士銜頭才獲邀請,若然是真,請確保是「真博士」!

科學園科培網絡會長鄒健宏則稱,研發開支扣稅和兩級利得稅,應可幫助創新科技中小企;他亦歡迎 5 億元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另希望《施政報告》可改善樓價高問題,才可吸引更多海外和本地科技人才留港進行科研。至於 7 億加強智能城市發展,他建議於香港科技園或其他專屬地方可先試用,並希望香港科技創新企業(Startup)可以參與,不要全部給外國或中國大陸的大公司。

何時開放數據?

智慧城市聯盟(SCC)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鄧淑明博士,當然支持政府加強發展智能城市,並指《施政報告》至少值 85 分(100 分滿分)。不過,投資重點有些欠缺清晰,影響智能城市發展的成效。她認為,開放數據(Open Data)目的是要藉搭建公共資訊平台,方便連結政府與市民同行。這個資訊平台是智能城市的基石,因此必須定立具體行動計劃和充足的資源,優先落實推行。

此外,數碼個人身份是推進動智能城市服務的關鍵,各國智能城市在設計、編寫各項應用程式時,均會考慮納入數碼個人身份作功能認證,以便市民進行各種網上活動,也方便政府推進各項利民的電子政務。至於 7 億撥款不足構建智能城市基礎設施。事實上,這些服務的硬件並不廉宜,如早前我曾談過的智能 Wi-Fi 垃圾桶,基本裝置也要港幣 16,000 多元,是香港沿用的垃圾桶的廿倍。

比對鄰近地區如台北市的 50 億元新台幣(約 12 億港元),澳門也有 5 億元澳門幣預算用於改善交通,香港明顯有所不及。現時希望推行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如執行時受制於資源,恐怕成效不彰。

Nuthon 創辦人杜振康批評,路旁安裝智能停車收費錶措施其實益了快易通(Autotoll),交通津貼益了八達通,兩大既得利益者,對初創行業助力不大。至於能實時收集城市數據的多功能智慧燈柱,他稱「條柱唔知又要跨幾多個部門」,對施行進度並不看好。

遲做好過不做?

至於著墨較小的措施,如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加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兼成立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陳家豪指因無提到引入深圳發展成熟的數碼基建等策略,擔心最後變成另外一個地產項目。至於宣布金融管理局明年推出「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他更稱這應該 6 年前便要推行,現在遲做好過不做。

Photo:GIS、WEF
Source:ezone.hk

相關文章

Page 1 o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