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起飛 FinTech 改革融資生態(下)

| 陳裕邦 | 10-08-2017 03:11 | |
人工智能起飛 FinTech 改革融資生態(下)

數據固然是金融科技之本,特別在信貸服務市場之上,任何接受與拒絕批出貸款,皆根據基本分析而來。無論在亞洲與全球市場,都有類似環聯(TransUnion)等公開可存取的用戶財務數據,也最常用於信用卡批核的程序中。

信貸評分有效

面對愈來愈嚴格的數據法規下,該公司基本上只能局限於在每個相同的國家收集用戶數據,而且各國也有相若法規,收集的數據不得傳輸、攜帶離境。dv01 行政總裁 Perry Rahbar 認為,要監察用戶的財政與財務表現,藉以為信貸水平評分。他指出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金融科技企業當然有分別,建立有質素資產與客戶分析最為重要。

Incline Fund 董事合夥人 Scott Langmack 指出,要在同一風險池內,準確地確認用戶的還款能力。美國擁有很長的信用卡應用歷史,普遍手持大量相關歷史,如 15 年的交易數據。在美國生活,若沒有良好的信貸評級,則難以申請汽車與房屋貸款,因此當地人十分重視與希望保護自己的評級。他認為在金融科技的框架下,必須由合法渠道取得用戶財務資料,亦須尊重客戶的私隱。

人工智能起飛 FinTech 改革融資生態(下)
Scott Langmack 認為要在同一風險池之內,準確地辨認用戶的還款能力。

資金尋找出路

工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金融機構部主管梁曉莉指出,包括支付寶在內流動支付工具在中國風行,為當地帶來很多創新應用與思維。他認同中國金融科技的成長速度比香港快,不過在法規改善的情況下,要趕上也未算難事。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亞太區資產財務總監 Patrick Kaye 指出,亞洲依然是以銀行為主導的融資環境,情況在未來有望改變;過去低質素資產被「打包」證劵化的情況未必會再發生,無論是供求雙方都希望建立具質素的資產投資。隨著去年企業融資活動走向熱烈,投資者尋求更多股息率,公司亦要持續為客戶資金尋求出路,若非妥善管理,在極端時間資產價格可下跌超過 6 成。

銀行需新科技

在新世代競爭下,傳統銀行業不是絕對贏家。FinEX Asia 創始人與首席執行官伍楊玉如認為,它們需要採用電子渠道提升服務效率,融入人工智能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銀行更準確地辨認真正潛在壞賬而拒絕貸款,而非一刀切把所有同級客戶拒之門外。

伍楊玉如強調,銀行在此世代值得大力投資科技應用,單以 AI 方案為例,就可帶來約 30% 投資回報。就以優步(Uber)充滿透明度服務流程為例,這正是客戶希望從新興金融服務中,得到個人化支援與控制力,伍楊玉如相信這與銀行的營運方針不會有衝突,兩者可建雙贏局面。

人工智能起飛 FinTech 改革融資生態(下)
伍楊玉如認為,融入人工智能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銀行更準確地辨認真正潛在壞賬而拒絕貸款。

小結:回歸金融監管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無疑是金融機構的神兵利器,但在加快辨認具長遠還款能力客戶,提升利差生意的同時,也令銀行「壓縮」出更多,甚至是前所未見的貸款規模。這方面現行的法規監制是否充足,會否有機會在全球點燃起另一次的「次按風暴」?這是科技層面以外,業界更值得留意的事情。

Photo:法新社
Source:ezone.hk

相關文章

Page 1 o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