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兒快速成名靠社媒?

| 鍾案平 | 11-08-2016 17:34 | |
模特兒快速成名靠社媒?

【e-zone 專訊】互聯網應用爆紅原因之一是用戶能自創內容兼發行及分享(User-generated Content),毋須再靠媒體、公司等傳統中介或發行渠道;近年連專門行頭的門檻也打破,重定遊戲規則 - 說的是 fans 人數打低很多傳統媒體的《Arsenic》網上生活分享平台。但如何令注意力(attention)變成業務模式(business model),成為關鍵。

Arsenic Magazine 總部位於洛杉磯,去年 6 月推出,供模特兒及一般女性在其《Snapchat》及《Instagram》等雲端平台發表相片及影片,展示自己真善美的一面,任何人可自由分享及交流意見;作品「門檻」亦很低,毋須僱用專業攝影師拍攝,家中也可以是「沙龍」場景。

展示體態知性美

Arsenic 屬公開及自由的平台,很多想成名的模特兒、或純粹想把私人唯美照公開給大家分享的人,《Arsenic》亦不會付費給上載相片到《Snapchat》的用戶,但後者有機會成為明星(最少在社交平台)。有女性網民亦認為 Arsenic 提供了展示自己體態甚至知性美的平台。

因為 Arsenic 大受歡迎,很多知名品牌亦主動借出產品供用戶拍攝。你說它是「自 high 」平台?可先看看數據:在《Snapchat》每日瀏覽量超過 700,000 次,在《Instagram》粉絲更超過 110 萬,比《Maxim》(532,000)加《Esquire》(227,000)粉絲總數還要多;連在 Arsenic 在《Twitter》公司帳戶也有逾 17,400 名跟隨者。

此外,《Arsenic》亦打破女性要成為明星的規則以及開闢新途徑,例如由模特兒公司安排工作機會及拍攝造型(若他們選上你的話);風格當然是由攝影師決定,故未必是自己想要表達意念;在 Arsenic 的影片或相片則是一切自主:選場景、擺姿勢,甚至是自拍。

成功兩輪集資

以初創企業(startup)計  Arsenic 亦算頗成功:營運初期也是由「義工」或 part-time 支撐(多為女性);現估計約聘有 40 名職員,估值升至約 5 億美元,之前已從 Arena Ventures 和 Wavemaker Partners 取得 75 萬美元融資,本月又從種子基金取得 300 萬美元連《花花公子》亦欲收歸旗下。Arsenic 的野心亦遠不止此:取得 300 萬元後,創辦人Billy Hawkins 和 Amanda Micallef  打算擺脫《Snapchat》,打算擴展至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並建立類似 MTV 的專屬音樂頻道。

不過,很多人質疑對 Arsenic 能否走得很遠,同樣模式未必能在香港複製。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認為,Arsenic 目前「成功」是龐大用戶基礎,但如何化為「real money」仍是未知之數,亦未見有具體 business model,恐怕會像直播社交app《17》般「雷聲大雨點小」(按:《17》至今在外部融資共取得 3,300萬美元,每月活躍用戶數約 600 萬,故規模仍比《Arsenic》大);且本身平台仍要依附在《Instagram》或《Snapchat》,容易被人著鼻子走。此外,《Arsenic》內容屬歐美風格,香港或亞洲地區未必受落,即代表發展地方受限制。

Source:BI、WSJ

相關文章

Page 1 o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