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需善用社媒 策略混亂難溝通

| 梁偉峰博士 | 19-04-2017 10:35 | |
政府需善用社媒 策略混亂難溝通

世界各地政府為了爭取民意,或拉近跟市民的接觸,紛紛加入社交媒體平台,例如加拿大多倫多政府 2009 年已推出 311 Toronto,提供各類資訊,並收集意見和舉報;英國政府則有網上平台 e-petition,只要議題有 100,000 人聯署,便會於下議院進行辯論;美國更有 challenge.gov,由 69 個政府部門提出各種難題,向市民收集方案,並設有獎金,十分受歡迎。

至於新加坡,為了邁向「智慧國」的構想,亦在 2015 年底推出「One Service 一聯通」,讓市民使用這個網絡平台時,可根據市政問題類型提交反饋,同時可上傳照片並附上評語。這套軟件也具備地理標籤(geo-tagging)的定位功能,協助公眾精確告知當局出現問題的地點,方便有關部門快速採取行動,並承諾提出的事宜必在一星期內跟進,並以能夠讓市民隨時登入了解其進度。

加強年輕人溝通

反觀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十分落後,仍停留於單向於網上提供資訊和以電話熱?溝通。現時並非所有政府部門擁有《Facebook》或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今天如果我們的政府真的想加強和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溝通,必須走到網上世界,轉至互動,否則跟人們的距離只會愈來愈遠。

筆者翻查立法會的文件,才發現立法會早在 2015 年 11 月 11 日已討論過「以 Facebook 專頁作為溝通工具」,當時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回覆議員,指特區政府會按部就班探索怎樣最有效運用社交媒體這些平台,進一步分享官員的工作和聽取市民的意見。與此同時,他們會繼續透過主流傳媒發布資訊,以及用議會和諮詢架構直接與市民接觸,以掌握民情,做到資訊發放和溝通多元化。

策略碎片化

事隔 1 年半,相信市民仍然未感受到政府在這方面的轉變,所謂的探索階段似乎很漫長。據知,負責社交媒體政策是政府新聞處,筆者認為不論是哪個政府部門負責,最重要是要有清晰具透明度的政策,從而令各部門跟隨,市民亦因此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社交媒體跟政府部門接觸。可惜,現時進度明顯出現落差,各政府部門「各自各精采」,例如天文台連「土豆網」都設立專頁,相反,通訊局無設立 Facebook 專頁,試問這種「碎片化」的社交媒體策略,教巿民如何適應?何來雙向溝通?

相信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感受過社交媒體的威力,更可能從對手曾俊華策動的社交媒體戰上了一課,若然來屆政策能夠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媒策略,將有望借用這套新溝通渠道,透過互動提升透明度,大力改善政府和市民的關係,從而建立互信,支持施政。要做到這一點,首要任務是「身體力行」。在此不妨考慮參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做法,全新加坡的國民都清楚,若是李顯龍親自撰文,他便會留下一個簡稱「LHL」,若沒有顯示,意味這篇文章是由他的下屬「PMO Prime Minister Office 總理辦公室」負責。

總結,筆者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積極推動以社交媒體作為政府的新溝通渠道,從而改善政府和市民的關係。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