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 Instant Wide 創意加碼 真機上手拍攝實戰

| gensan | 07-12-2015 21:30 | |

Lomography 今年的年度壓軸產品,可說非 Lomo'Instant Wide 莫屬。這部外形充滿懷舊風的即影即有菲林相機,自發表一刻已於菲林相機界掀起話題。跟去年差不多同期上市的 Lomo'Instant 一樣,新機趕及在聖誕節前夕出貨,加上 $2,000 左右的售價,以潮流玩物角度來看不算昂貴,相對一般數碼相機更可用超值來形容,絕對有望成為今年聖誕節的送禮手信之選!

Lomo'Instant Wide 採用 Fujifilm instax WIDE 相紙,其基本設計概念,可說是延續自去年發表的 Lomo'Instant。兩機的基本分別在於採用的相紙尺寸,Lomo'Instant 採用的是尺寸較小的 Fujifilm instax mini 相紙,這個差異最終亦反映在兩機的機身尺寸上,Lomo'Instant Wide 的機體明顯更具份量,較 Lomo'Instant 足足大了一個碼。

兩代機身比較

Lomo'Instant Wide 繼承了不少 Lomo'Instant 有助加強拍攝創意的設計,例如是可於鏡頭上安裝轉換鏡頭及照片拍攝分割器(Splitzer),此外亦可於內置閃光燈前方安裝顏色濾片。至於多重曝光功能(無限次數)及 B 快門長時間曝光(無限長時間)功能,亦當然繼續支援。不過,Lomography 的團隊在設計 Lomo'Instant Wide 時,明顯加進了大量新穎的意念,其改進是十分明顯的。

正面

頂部

側面

機身外觀

正面

背面

頂部

底部

兩機的鏡頭定位完全不同,Lomo'Instant 內置的是 27mm 廣角鏡頭,Lomo'Instant Wide 則是 90mm 中遠攝鏡頭。前者可加裝的轉換鏡頭包括了魚眼鏡、近攝鏡及人像鏡,後者可加裝的轉換鏡頭則包括了廣角鏡及近接鏡。不過重點還是在於光學質素,根據小記使用經驗,在準確對焦的情況下,呈現在 Lomo'Instant Wide 相紙上的影像,儘管畫面大得多,但細節竟然是更為銳利的。而為輔助估焦之用,Lomo'Instant Wide 的鏡身上更設有 0.6m(最近對焦距離)、1-2m 及無限遠的字樣。

鏡頭最大光圈為 F8,最細光圈為 F22,等效焦距為 90mm。

鏡身設有 3 個對焦距離的刻度,分別是 0.6m、1-2m及無限遠。

機身正面清晰地印上了的相機型號。

設有內置閃光燈。

設有一片小小的自拍鏡。

設於機身正右側的快門鍵。

過往 Lomo'Instant 的按鍵布局頗為分散:曝光補償是位於機身正面向上的一個轉盤,多重曝光則是機身正面向右的一個切換鍵,B 快門和閃光燈的設定鍵則位於機底。Lomo'Instant Wide 的機身按鍵布局全部集中在機背,操作安排直觀容易上手,電子化程度大幅提升。閃光燈和多重曝光(MX)功能設於機身右側上方,兩者均設有開關狀態顯示燈。不過有一點要留意,閃光燈鍵是單純的開關功能切換鍵,多重曝光鍵則不同,按第一下是進入多重曝光模式,按第二下則是直接吐出相紙,絕不是離開多重曝光模式!因此,假如拍攝時只是想拍單張,卻不小心按下了多重曝光鍵,想取消的話便只有關機一途。

曝光補償鍵緊接在下方,用家可簡單地通過在 +1、0 及 -1 之間切換就可以。至於最下方是電源開關及拍攝模式切換鍵,拍攝模式一般使用自動(A)就可以,如果要玩長曝拍攝車軌或光繪之類,則要使用 B 快門。另外還有一個 1/30s 快門的選項,主要是讓用家通過機身的 PC Sync 接口,接駁外置閃光燈或影樓燈進行閃燈同步時使用。順帶一提,Lomo'Instant 容許通過接駁快門線觸發快門,Lomo'Instant Wide 則改良為紅外線遙控,而紅外線遙控器則內置在鏡頭蓋中。

機背操作按鍵,由上至下分別是閃光燈、多重曝光(MX)、曝光補償(+1/0/-1)及拍攝模式。

從這個小孔中查看是否安裝了菲林,已安裝的話會看到黃色。

PC Sync 接口方便連接外置閃光燈或影樓燈作閃光同步。

機身正面最底部有個頗為隱敝的 Lomography 字樣。

備有遙控快門功能的鏡頭蓋。

鏡頭蓋紅外線的發射器位於前端位置。

相紙比較:instax WIDE VS instax mini

Fujifilm instax wide 的相紙尺寸,剛好是 instax mini 的一倍,畫面尺寸更加是比一倍再多一點。比較快圖美的白邊菲林的行貨售價售價,instax mini 為每盒 $65,instax WIDE 則為每盒 $85。如果比較坊間一些售價較便宜的選擇,記者看過有店舖以 instax mini 每盒 $42,以及 instax WIDE 每盒 $57 的售價發售。無論是哪一個售價,以售價及相紙尺寸的「性價比」計算,instax WIDE 都明顯更見抵玩。當然,尺寸迷你的 instax mini 較省空間(例如能夠塞入銀包)、特色相紙的選擇廣泛,銷售點較廣泛等等,則是 instax WIDE 所無法取代的,兩者可謂各有捧場客。

相片實戰拍攝

小記自問並不是 Lomo 達人,平日基本上都是使用數碼相機拍攝,因此在試拍 Lomo'Instant Wide  時十分戰戰兢兢,很怕很快就將手頭上的 20 張相紙拍完,卻找不到滿意作品。當然有人說拍 Lomo 不用太在意準確曝光和準確對焦,即使是「鬆郁矇」的實驗性作品也無不可,總之有 Feel 也就可以了。可是小記現在做的是試用報告啊,總不可能將一堆貌似失敗的作品貼出來吧?結果,每次拍攝前都異常認真地思考和計算,因此最後也得出了一些寶貴經驗,可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日間人像

這是很成功的作品,人像剛好出現在景深範圍內,臉部細節極為清楚,身後散景明顯,閃燈補光亦見準確。根據反覆測試,人像必須要安排在中央位置,而且必須佔構圖一定大小比例(如:半身構圖),這才可讓相機的測光系統正常運作。假如人像構圖比例太小,又或是偏離中央位置,則可能會令測光系統誤判,例如是出現閃光燈過度曝光的情況。

拍攝模式:自動 對焦距離:約0.6m 閃光燈:內置

2. 室內人像

使用自動曝光模式拍攝,由於背景的霓虹燈具一定亮度,以相紙 ISO 800 的感光度計算,仍能將背景拍得清清楚楚。由於人像放置於人央範圍,因此內置閃光燈的輸出並沒有受到黑暗背景的影響,人像臉部的輪廓依然十分清楚。

拍攝模式:自動 對焦距離:約0.6m 閃光燈:內置

3. 夜間人像

操作上基本上和日間人像差不多,拍攝時使用了腳架輔助,但感覺上快門不是十分慢,手持拍攝應該都可以保持穩定。如同日間人像的相片一樣,只要估焦夠準確,人像的臉部細節真的可以超銳利。現在這種曝光效果是可以接受,但假如嫌背景不夠璀璨,則可能需要改變拍法:使用 B 快門增加曝光時間,期間需三腳架輔助,並改用外置閃光燈或 LED 燈為人像正面補光。

拍攝模式:自動 對焦距離:約0.1m 閃光燈:內置

想知道 Lomo'Instant Wide 還有甚麼創意拍攝配件及實拍效果?請按這裡

【規格】

  • 相紙格式:Fujifilm Instax Wide 即影即有相紙
  • 照片曝光範圍:64 x 99mm
  • 鏡頭焦距:90mm(以 35mm 標準計)
  • 自動曝光系統:程式自動曝光
  • 光圈:F8、F22
  • 快門速度:手動(B快門模式)、8s - 1/500s(自動拍攝模式)、1/30s(固定快門速度模式)
  • 曝光補償:+1 / -1 EV
  • 出片裝置:電動
  • 多重曝光:有
  • 內置閃光燈曝光指數:GN13(m)
  • 內置閃光燈: 自動電子閃光燈(可設定開關)
  • 最近對焦距離:0.6 米(配合近攝鏡可縮短至最近 0.1 米)
  • 三段式對焦:0.6 米、1 - 2 米、無限遠
  • 三腳架孔:有
  • 快門遙控控制技術:紅外線
  • 電池:AA x 4(機身)、CR2032 x 1(遙控)
  • 濾鏡尺寸:49mm

售價
$1,480(Lomo'Instant Wide Black 相機)
$1,480(Lomo'Instant Wide White 相機)
$1,880(Lomo'Instant Wide Black 相機連鏡頭套裝)
$1,880(Lomo'Instant Wide White 相機連鏡頭套裝)
$1,980(Lomo'Instant Wide Portobello Road 限量版相機連鏡頭套裝)
$2,080(Lomo'Instant Wide Central Park 相機連鏡頭套裝)
















查詢及銷售點
Lomography Gallery Store Hong Kong
地址:上環普仁街二號地下
電話:2915 2205
網上商店:http://shop.lomography.com/cameras/lomo-instant-wide










Model: Onna Lau @ Pure Models

Source: ezone.hk

【專題報道】

相關文章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