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 RON | 05-01-2017 20:10 | |
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流行的電腦資料備份方法有很多,購買多一部或以上的硬碟「對抄」資料似乎變成常態,但原來用記憶卡‧SSD 備份是超錯的做法?

隨著電腦容量提升,硬碟數以 TB 計算,以往很流行的光碟備份方案,如今已經開始式微,即使有藍光燒錄光碟,每片四層 100GB 的容量,相對一個主流 2TB 硬碟,仍然是十分不足,而且燒錄時間比較長,所以多數用家皆直接購買多一部硬碟「對抄」資料備份。

 

有些用家以為,改用沒有機械組件的 SSD 或是大容量記憶體棒備份會更好,先不談成本因素, SSD 及流行的 USB 記憶棒,甚至是 SD 卡使用半導體快閃顆粒(NAND FLASH),但其電子柵極電壓設計其實並不太適合長期斷電保存用途,作為經常會更新的中短期備份則未嘗不可,當作長期單一備份會有頗大風險。

雖然硬碟的機械組件壽命難以預計,但 SSD 或 SD 卡對電壓不正常及靜電的抵抗力極低,相比之下磁性記錄仍然比電子電壓記錄要可靠一些。但硬碟是精密機械,愈複雜的機械媒體可靠度愈低,長期放置後馬達有可能無法起動,但碟片上以強力磁場改變磁蕊的正負極性在一般靜止環境不會輕易消失,尚有機會修理,而半導體快閃顆粒在長期不通電,加上已超過它原定的擦寫次數壽命後,再存放於特定溫度環境,是有機會令柵極內的電荷不穩定甚至漏走,令到代表正確數據的電壓級別消失,再不能讀取,雖然此情況極為特殊,絕大部分 SSD 設計也考慮到此現象,但它記錄數據的操作隨製程及顆粒種類(TLC、3D堆疊等)愈來愈複雜,一旦有任何電子元件暴斃再通電運作,要拯救資料比磁性硬碟更麻煩及困難。更不用說記憶卡在經常拔插後會否有接觸不良問題,讀卡器寫死資料會很嚴重。

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半導體快閃顆粒(NAND FLASH)記錄數據的操作複雜,比磁性記錄有更大風險。

一般來說,硬碟每三年換一部,其容量也會倍增,在例行升級過程中有健康的舊硬碟,也不要隨便刪去舊資料棄掉,多留一份更安全,有網站記錄使用過的硬碟實際平均故障時間比例,超過3年後生存率便會大幅下降。

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硬碟超過3年後生存率便會大幅下降。

至於燒錄光碟雖然使用的是有機物料層,也會因保存環境而退化,有機會在若干年後資料無法 100%讀出,但良好保存環境可減緩老化速度,碟片本身架構簡單,可更換讀取裝置,是用來備份一些不常用而不會修改的檔案的理想方法,如舊相片、音樂、封存舊版本個人電子文件等,小編十多年前燒錄的 CD-R 至今仍然可以讀取,前提是擺在陰暗乾爽的室內環境,燒錄機設定及碟片質素亦重要。作為長期封存的冷備份仍是不錯方案,只是近年已不多用家會買支援 BD XL (100GB)一片的藍光燒碟機,DVD 只有 8GB 一片實在太不足。

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燒錄用的 BD XL 已達到 100GB 一片

另外,近年寬頻服務普及,新興雲端儲存,將資料儲存到服務供應商的數據中心主機,因為它們的主機有多重資料備份架構,即使硬碟群組出現故障,多數情況下亦不會影響用家的資料,節省用家的管理,但費用按容量及時期收費,相對不便宜,有用家亦會擔心資料私穩外洩,更重要的是,使用時要有高速的寬頻服務才可。小編使用過的收費雲端儲存服務,最便宜是 500GB 永久儲存為 USD 59.99單次收費,另一款基於 Cold Storage 技術的雲端備份則是 1TB 永久 USD64.99 單次收費,只希望她們不要突然結業,連下載數據的時間也沒有就好。要平也有大陸的雲端儲存可以免費到 TB 級數,但私隱和速度兩個問題,你懂的。

認識不同資料備份媒體
沒有高速寬頻,雲端儲存再平也沒用。

總結來說,有兩種或以上不同備份方式,已可大幅降低損失風險。但即使有備份,大家也需要在一定時期之後對備份資料進行轉移,從舊備份媒體更新,除了可避免媒體的老化問題,亦是校驗資料完整性的機會,確定新版本完整正確之前,也不要隨便刪去所有舊版本,否則哪一天死機才發現連最後備份也讀不到,就沒有意義了。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2